在春节期间,终于读完英国思想史学家彼得.沃森著《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上下两册,约1239页的厚重图书。
作者颠覆了历史写作的套路,而沿袭着观念发生学和思想影响力的基本思路,重构了西方思想史演绎路径,探寻了上下几千年的西方思想观念史演进历程。写法新颖,思路独特,脉络简约,逻辑清晰,重点突出,超出先前的观念史或思想的套路,追溯了西方观念和思想史上的两大主流构成。
在思想领域,历史由两大主流构成。从过去到现在都存在着一部“外部”的历史,它与人类之外的世界有关,与亚里士多德式的观察、探索、传播、发现、测量、实验和操纵环境的世界有关,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称之为科学的物质世界。这种进步在20或21世纪还在加速度继续发展。
思想的另一主流是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即人类的灵魂和/或第二自我,与亚里士多德式的世界相对,可以归为柏拉图式的世界。这条主流本身可划分出两条支流。首先,人类的道德生活,包括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共同生活的发展方式等;后一个主题,即人类对自身和内心世界的认识,被证明是最令人失望的。历史上人类对自身研究依旧是人类知识最大失败,也是人类试图探究的领域中最不成功的部分。
思想史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主要得益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遗产而非柏拉图的思想。基本结论是:1050至1250年之间这段重新发现亚里士多德的历史时期,引领了人类走向现代,是人类生活中最伟大、最重要的转变,而非两个世纪之后(柏拉图式的)文艺复兴。
这个思想史演绎的结论证明了,在公元1000至1500年之间某个时期,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大陆取得了决定性的领先地位。正是上述思想观念历史重塑带动了整个欧洲发生了加速度变革。使西方在财富、技术进步、宗教和政治自由方面都毫无争议地处于领先地位。从而解开了一直以来最令人着迷的问题。并且塑造了历史新纪元。也回答了为什么欧洲会成为这么多主宰我们生活的思想发源地。重要的是先有“东方衰落”而后才有“西方崛起”。同时也探讨食物和世界文明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在亚洲,大米使人口高度密集,因此在人口繁荣的地区产生了严格的社会纪律。在中国和伊斯兰世界,学生的能力是由国家或师父判定的,这两个体系都未能培养独立思想。
该书作者确定了最重要的三大思想将决定本书的最终结构和主题,它们是:灵魂、欧洲和实验。大多数思想是在语言中形成的。作者讨论了在世界思想中最有影响力的几种语言的历史和结构:汉语、梵语、阿拉伯语、拉丁语、法语和英语。存在巨链是两千四百年来最有影响力的理解宇宙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揭示出思想唯智论和反智论之间,浪漫主义和启蒙之间的某种来自非理性因素的“摇摆”。本书的目的是去明确和讨论那些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产生长远影响和发明。
250万年以前,早期人类的饮食一直是素食,石器的发明使他得以获得大大小小野物的肌肉和内脏,成为食肉者,这对于大脑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原始人的思维包括三种实体,技术智慧(能制造石器),自然史智慧(能了解周围的环境和野生动物),和社会智慧(具有群居生活的知识)。人类对火的控制是他们从大型猫科动物的猎物转变猎食者,火为人类提供了自身缺乏的保护,对火的控制和使用可以算入原始人三大最早的思想之一;
人类墓葬历史可追随到9万年至12万年前,是继工具标准化之后的第二大纯抽象思想,因为有目的的墓葬,可能伴随着人类对来世的早期信仰和一种原始宗教的形式,人类学家指出三种产生宗教的条件,个体身上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在死后能够永存;(灵魂)社会中的某些人更有可能从超自然的媒介中接受直接的启示;某些仪式能够改变现世。模仿认知和交流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转变,但是口头语言的出现几乎同样是个突破。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转变,是从片段式的思维到模仿的转变,因为它意味着文化的发展,神经系统伟大的超越,对他们来说,植物和动物的驯化(农业文明的发展)显然是最伟大的思想,农业革命就其本身而言,不是对早期人类的解放,而是对付人口危机而采取的权益行为,农业不比狩猎采集生活更容易。
文明的经典定义包括一下三个或者更多的方面:城市、书写体系、职业分工、纪念性建筑和都城的形成。人们聚居在大城市里,面对面的共处才导致了大量新思想的传播。尤其是共同生活所需的基本工具:书写、法律、政治制度、职业分工、教育和度量衡;城市是文明的摇篮,几乎是我们所有最宝贵思想的发源地。
为什么东方在13世纪之后举步不前?最终一直落在后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所有国家的历史学家。
从11世纪起,欧洲就已经在宗教心理城镇发展农业和知识传播这些方面酝酿重大的变化,还出现了新建筑形式。科学、医学和哲学的异教世界已经被重新发现。在计时、数学、阅读、音乐和艺术上出现了重要的新发明,还发现了透视法。
11至12世纪时时代的枢纽,那是欧洲开始加速发展。西方的第二次加速(即1050至1300间发生的第一次之后)就不会那么具有决定性。为了完整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我们需要考虑另外两个因素,一是蒸汽驱动的交通方式(尤其是蒸汽船)的发明,这极大地减少了长途贸易的成本,并在此过程中使第二个因素,即新大陆的存在,成为一个更加成功的经济市场。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第二次科学革命带来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今天开始与100多年前的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此时量子、基因和潜意识同时被发现;第一次科学革命起源于一系列类似的同时发生和同样重大的事情,他们是天体太阳中心说、万有引力的证实,对光、真空、气体、人体和微生物认识的重大进展。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专著《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书;通过对欧洲的核心区与中国、日本、印度等东亚地区在18世纪末在经济命运上出现大分流的原因分析,深入对比了东西方在各方面的发展,提出实际上在18世纪前东西方处于相似的发展水平上,甚至有些方面中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此后由于西方的工业革命,东西方逐渐分道扬镳,中国也开始落后于西方。
也如《枪炮、细菌与钢铁》的作者戴蒙德发现: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的主轴是南北分布,而欧亚大陆是东西分布,其意义在于动物驯养和植物的栽培,更易于沿东西方向传播,更难言南北方向传播,这一简单的事实阻碍了动物驯养和植物栽培的南北传播,美洲的发现对欧洲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因为新大陆的新民族对地理、历史、神学,甚至人性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就外部视角而言,科学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我们可谓最感兴趣的那个领域,我们自己科学至今仍未成功。或许属于柏拉图理念的内在自我,有可能是一个错误的设想,或许根本不存在内在的自我。我们人类是自然的一个部分,因此以动物界的一员的角色和位置去观察外部世界令我们更易于发现自己的内在本质以及认识自己。最终的结论是,动物园作为我们向外观察人类世界的良好窗口要胜于修道院。
人类至今仍未发现任何将体验与大脑活动联系起来的生层模式,可以用伦敦大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的话结束:我们生存于三个世界中,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数学世界,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基础,反过来,精神世界是数学世界的基础,而数学世界又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如此循环往复。我们还要很长一段路要走。